開倒車與搭快車
上文講到, 為何歷史會開倒車。也又提到, 假如純粹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 澳門和香港也是「接通中華帝國的國際海港」, 為何澳門的發展和香港差異如此之大? 甚至可以再追問:明明十六世紀時候, 福建的月港已經是世界工廠、並且已能替明帝國賺取足夠推行「銀本位」的白銀, 那麼為甚麼最後發達的會是「不毛之地」的香港?
是否在「天時地利」等地緣因素之外, 還有一些「道理」在背後發揮作用? 而假如我們同樣以「道天地將法」的框架來對照一下, 的確這個問題的理解就會另有一番景象。
前文也提到了, 西班牙帝國在開發南美之後, 向太平洋擴張的結果, 就是1571年在馬尼拉建成了第一個環太平洋定期航線的港口。並且在那裡「很意外地遇上了中國商人」, 從此中國從馬尼拉截流了西班牙帝國的南美白銀, 再經這個航線, 西班牙商人由南美轉銷絲綢到歐洲去。而澳門失去原本的獨家中國貿易地位, 也就成為這個十六世紀的「貿易戰」之下的落敗者。而當中關鍵, 在前文《地理與科技》之中也介紹過了:就是西班牙航海家發現了如何駕馭「太平洋環流」, 因此無須再和葡萄牙在中國近岸爭奪「橋頭堡」了。而航海技術的突破, 反映為「全球貿易網絡」在十六世紀形成, 而西班牙正好搭上了這個大航海時代歷史快車。
我們可以再比較一下, 十九世紀的情況:在滿清滅了明朝之後, 延續了相同的對外政策, 保持了「海禁」很長時間。直到十八世紀末 (1757年左右), 滿清政府才將廣州的「粵海關」定為對「西洋」貿易的唯一通商口岸, 算是比明朝更為「開放」。其餘的閩海關、浙海關等等, 各自有對南洋和東洋的不同貿易對象, 不准「西洋」人使用 (而貿易內容以至稅金等等都有不同的待遇)。
這一種「分而治之」的歧視性貿易政策, 詳情大家可以參考先前也介紹的書《朝貢、海禁、互市》。而澳門在這幾個世紀之間, 斷斷續續和中國保持大航海時代的簡單貿易關係, 維持了前文提到的「小確幸」。 到了滿清「平定」台灣之後, 澳門更成為中國近岸唯一的「外國勢力」範圍、甚至在1810年派出戰艦協助清軍執行海防! 當時的滿清政府不是沒有國際交流, 不過只是按自己需要和有利的, 才作出有限接觸… 例如皇帝和西征軍隊服用醫治瘧疾的金雞納藥。而對於「洋商」的限制, 就連接觸中國書本也在禁制之列, 更遑論可以做甚麼市場研究、商務洽談, 做到真正各取所需; 基本上廣州十三行有其經商限制, 一切准許的交易, 都是朝廷說了算。
不過反正葡萄牙帝國本身也並沒有太多「經濟內容」, 因此澳門極其量只是一個為其他國家船隻提供駐留服務的「後勤基地」而已。大家可以從澳門的建築「保育」情況反映看得出來, 其實就是幾百年也沒有多大變化。這種「小確幸」甚至可以說, 是葡萄牙通過澳門協助滿清維持閉關 …. 因為得益於不平等貿易的就是這種安於現狀的後勤服務。 反觀大英帝國來華「踢門」的背景, 這就足以反映何謂「快車」的因素: 早在鴉片戰爭之前(1815年前後), 英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而且全球駐足的「日不落帝國」。大家可以留意一下20世紀初的綜合資訊, 看看日不落帝國的版圖:
而十九世紀的「科技」已經不是當年大航海時代那種「航海貿易」、「互通有無」那麼簡單。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大東電報」的環球電報網絡鋪設情況: 香港也是大東電報的「分站」之一。
英國的「快車」其實就是工業革命之後, 由英國開創的新型環球經濟。英國所架接起來的全球網絡, 自由經商的內容不單止互通商品, 還有交換市場信息、生產原料、分佈生產基地、提供專業服務、貿易融資、資本投資…. 這些內容才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化」。香港正正就是英國向外投射當時「新經濟模式」的樣版。
中國所採取的「閉關」政策自然是火星撞地球, 因此「開門」是早晚的事而已。香港搭得上這架快車, 從而經濟起飛, 這個才是成功背後的真正主要原因。這也應該就是習主席口中念念有辭的「新質生產力」概念…. 其實放在十九世紀, 道理是一樣的。香港學來的功夫, 其實就是這一套。
反思: 假如香港所「代表」的, 仍是老舊的葡萄牙/西班牙經濟, 可以發展成怎樣? 這個也又是自問自答了。再進一步反思: 假如香港所能享有的大國待遇, 就是1810年掃除了海盜之類的「外部勢力」之後、可以過著1840年由林則徐主張的那種「天下太平」老日子, 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光景? 所謂「天下大勢, 浩浩蕩蕩; 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香港變身成為「自由城市」的成功之道其實和歷史洪流密不可分。香港搭上了的快車, 正好就是接通了這個全球經濟網絡。
這是一個宏觀的角度, 下文跟進當中的細節, 亦即「道天地將法」裡面的「將」和「法」因素。
也要順帶一提, 以免不熟歷史的朋友誤解了林則徐的愛國立場: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林則徐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 自己寫信答問有關「土煙」的問題。按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楊國楨教授的《林則徐大傳》引述林則徐在信中寫道:「鄙意亦以內地栽種罌粟於事無妨。所恨者內地之嗜洋菸而不嗜土煙,若內地果有一種阿芙蓉(即鴉片),勝於洋販,則孰不願買賤而食?無如知此味者,無不捨近圖遠,不能使如紹興之美醍,湖廣之錠煙,內地自相流通,如人一身血脈貫注,何礙之有?」 正確理解林則徐的愛國心, 關注在於「白銀外流」的經濟問題, 無關「毒禍」之事。所謂「無可籌之餉,抑且無可用之兵」應該是指國產土煙質素鬥不過洋煙, 朝廷收不到煙稅, 因此「沒有軍餉所以無兵可用」。否則又怎會倡導國人自己「種土煙」? 而又按習主席的理解, 「內循環」才是中國式經濟政策的重點。
[1] Mapping Globalization, British Empire to 1914, https://commons.princeton.edu/mg/british-empire-to-1914/
[2] All Red Lin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ll_Red_Line
[3] 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0年
圖片來自網上
原富之邦 - 蕭少滔
(逢一)
上兩篇文章已提到, 不論是西式的現代銀行業務、抑或是中式的傳統金銀貿易業務, 在香港這個自由城市都可以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龍頭。而在地理、地緣甚至歷史機遇的條件各方面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