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開放歷史竟會開倒車?


上文提到: 除了地理條件和地緣政治等因素之外, 「道天地將法」還有其他因素可以解釋為何澳門並沒有像香港一樣演進成為世界貿易和金融中心的自由城市。而這個背景, 也有助大家理解為甚麼明明「應天順人」的開放自由會走上回頭路。

大家可以先將視線放到十六世紀當下的情況, 尤其是上文也有提及的「航海大發現」後期科技發展歷史。葡萄牙人雖然首先發現了由歐洲到達亞洲的航線, 並且成功在中國的南大門找到了落腳點, 可以直接和中國做貿易生意、以及將歐洲的先進科技引進中國;不過到了十六世紀下半葉, 這些優勢都已經被競爭對手取代、甚至超越。正如前文所引述, 當1571年西班人因為發現了太平洋環流, 因此可以直接在馬尼拉建立定期的環太平洋貿易站, 把美洲的白銀在馬尼拉和中國商人進行貿易, 根本不需要另一個在中國靠岸的落腳點。而當時的「世界工廠」原來是福建近廈門的「月港」! [1] 正正就是福建商人冒死出海到馬尼拉和西班人做生意而形成。

而清朝的「海禁」歷史, 也可以在這個背景上看出了端倪。也是如前文所述, 假如葡萄牙所引進的科技, 已經令到明清兩朝的天文知識和軍器武備發生大變, 連康熙皇帝也懂得拉丁文 (就是中俄1689年的尼布楚邊界條約正本也是用拉丁文寫的, 雙方的翻譯參考分別是滿州文以及俄文) [2]。如此看來, 中華帝國應該早也是對西方世界「開放」了, 不會有後來鴉片戰爭的所謂「三千年來未有之變局」說法[3]。不過正和明朝政府一樣, 當中華帝國在取得開放的好處的時候, 同時對於所引入的「風險」也經常提防。因此以「新歷史」觀點來撰寫的近代歷史, 其實並不將明清兩朝的中國視為「閉關鎖國」樣版, 反而是恃著本身強大軍事和經濟力量「強行扭曲經濟和文化交流」的個案。目的就是要主動「篩選」對自身有利的東西、而排斥對自身有害的東西。詳情可參考《朝貢、海禁、互市,  近世五百年的跨國貿易真相》[4]。

而在這種單方面由中華帝國 (明清兩朝) 主導的經濟秩序底下, 尤其在武力剿滅「勾通外敵」的福建商人之後, 基本上在鴉片戰爭之前的近三百年, 中西雙方的貿易格局和內容都不再發生重大變化。大家由此可以明白, 為何葡萄牙人在澳門開埠之後的幾百年, 基本上經濟模式是「原地踏步」! 而為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不變」, 葡萄牙人甚至主動和清廷聯手「清剿海盜」, 將最後一批靠走私發財的國際貿易網絡清除掉。大家可以參考 1810年《大嶼山海戰》一事, 中葡雙方組成「聯合艦隊」, 最終打敗著名海盜張保仔; 招安之後張保仔搖身一變, 成為了滿清海防要員、戴「千總」官銜, 並且協助剿平南海至越南一帶的海盜[5]。

[6]

既然「靖海」成功, 而中華帝國和葡萄牙人最終拿回海上貿易的安全保證, 正可以拓建海疆大展拳腳, 不用等到今時今日還在爭拗甚麼「九段線、十段線」, 那麼為甚麼忽然又會走上回頭路, 變成「閉關鎖國」呢?

歷史很會開玩笑, 這個重大的轉捩點, 正正就是張保仔1820年被當年的「江南監察御史」參上一把- 「身為海盜, 出身不正, 不得錄用」….   貶斥摘官之後, 1822年張保仔鬱鬱而終,  36歲之齡英年早逝。而大清最後一支有效的艦隊從此廢弛棄用。正值此時, 歐洲拿破崙戰爭剛結束、大英帝國正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武備和海軍力量。這個此起彼落的交叉點, 正正和明朝廢除鄭和的艦隊一樣, 當時也正值葡萄牙人在開拓東西貿易路線之時。而1820當年的「江南監察御史」正正就是後來「嚴打鴉片」的…. 林則徐。

歷史很難有「如果」, 不過英國方面, 由 1810年開始直至在1833年完全取締《東印度公司》的對華獨家貿易權, 自始才開始大力發展鴉片生意以反制中國的貿易限制, 這才導致後來1841年的「禁煙」事件。而正正就是 1810年開始到1838年開戰前夕, 英國對華的鴉片出口躍升10倍!

可見在澳門所表現出「外國人也安於現狀」的幾百年樣版, 而天朝「以我為主」、「安定繁榮」等大國表象之下, 中華帝國的主流思想其實可以用「林則徐」為樣版, 正正就是:繼續吃老本的不平等貿易, 這不就是「走回頭路」?  而這個歷史思維的交叉點, 正正就是港澳兩地差異發展的原因, 雖然幾乎地理和地緣條件幾乎一樣, 但竟然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經濟地位出來。

詳情下文分解。

 

 
 
 

圖片來自Macau Memory


PREVIOUS ARTICLES

Previous
Previous

我在銀行兼職的日子(上)

Next
Next

Part 2 of “Power of No” - Videogames, Tech and Screen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