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網絡才是自由城市的生命線


上文提到, 既然澳門和香港在地緣因素上幾乎沒有分別, 為何香港在1842年才「開埠」而短時間之內已經躍升成為世界金融中心和強大的經濟實體?  前文所指出的原因正是:大英帝國在全盛時期正好將香港納入到最新的環球經濟網絡之中。

上文有提到「大東電報」連接香港的歷史地圖。大家只要將二十世紀末 (中國未收回香港之前) 的 Digital Highway map對照一下就會明白, 其實這個網絡在過去百多年都是發揮同樣的連結效果。而香港一直都享有這個連接全球的信息優勢。   「香港電訊」繼承了英國大東的在港網絡, 自然也令到香港當時的優勢得以延續。

當然, 信息的需求和流動, 也是一種「結果」, 推動需求的主要原因, 就是回到上文提及的「貿易交流」活動。而大英帝國作為一個海洋帝國, 在她的「全球驛站」當中, 香港自然變成重要的貿易戰略重鎮。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比較 1912年以及 2017年的主要貿易航線, 香港一直都是重要的樞紐。

1912年是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代, 而2017年, 是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經濟霸權之後的「現狀」。

而和信息流動同樣重要的, 就是金融服務。而這個地位, 也是由實際經濟關係所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滙豐銀行」。

滙豐銀行 1865在香港成立, 幾乎與香港是同步成長。當年一名在國際貿易行打工的蘇格蘭小伙子 Thomas Sutherland 留意到香港的商貿發展一日千里, 但當時香港的貿易融資服務幾乎全部依靠印度延伸過來的英國銀行提供, 並沒有一間實質意義上「專注服務香港商界」的銀行。於是 Sutherland 自告奮勇發起成立一間「由香港本地商人共同擁有及管理」的銀行, 以專注支援香港貿易商人的活動、並且不會有「單一控制性股東」, 近乎是一種「合作社」形式的組織形態。

在發出邀約的招股書之後, 香港最大的14間商行就立即響應並籌集了五百萬港元的股本, 按照Sutherland 的設計成立了《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由於獨特的「眾籌」模式, 滙豐得到商行的廣泛支持, 命運並不依賴個別商號的業務榮枯, 結果安然渡過了開埠最初的金融風潮, 繼而穩步成長。到了1875年, 滙豐經已在七個國家開辦業務、橫跨歐亞北美等主要貿易商埠。到了二十世紀初, 滙豐已經在超過十六個國家開辦業務, 基本上是沿著大英帝國的貿易版圖設站; 其間更開始參與貿易之外的基建融資, 包括滿清政府洋務運動的鐵路建設融資。

香港一直都沒有所謂「中央銀行」, 但實際上滙豐作為一間商界共管的銀行, 就是一直發揮著中央銀行的功能。據英國歷史學者 Jan Morris 有關香港的描述: “The colony was ruled by the Jockey Club, 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 and the Governor - in that order.  意思是, 管治香港的決策流程, 是先由城中巨頭在私人會所(馬會)裡面按照商業邏輯商量好, 再由滙豐銀行考慮評估 (確認商業可行和風險可控) 然之後才由港督拍板定案。 所謂「商人治港」的概念其實是由滙豐經驗而來。而截至 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之前, 滙豐銀行以市值計算, 位列全球第二大銀行, 僅次於日本的東京三菱銀行。

所謂「植根香港、立足全球」真的並非只是一句口號。香港這種近乎「商人自治」的金融營運模式堪稱世界自由城市的出色典範。不過滙豐也只是一個「代表性」的個案, 並非香港金融發展和定立的全部內容, 更精彩的詳情下文交代。

 
 
 

圖片來自網上


PREVIOUS ARTICLES

Previous
Previous

守秘密keep secret

Next
Next

《香港唯一忠烈祠 - 調景嶺普賢佛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