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只道是尋常
那一年,高中的Elsie指著Biology的教科書,說她很喜歡動物,於是我提議到海洋公園。為了避免尷尬於是各自邀請了一位同學出發,怎料他們其後打得火熱,到他倆外出時沒有邀約我和Elsie同行已是後話。當時香港的荔園已經不辭而別;同時迪士尼公園也未進駐;海洋公園就是當時唯一的主題樂園,而它的招牌當然就是海洋動物,以及一對瀕臨絕種的熊貓。那時候我們的年紀還小,尚未明白違反動物天性和本能的動物園設計所衍生的種種問題。那些菲林拍的照片你還保留着嗎?我沒有開口問,而我也不知何時,也許是屢次搬宿舍搬屋吧,弄丟了我們的合照。後來時代進步了,數碼照片永遠長存,去過其他動物園,例如新加坡的Night Safari,驚覺當地圈養動物的面積更大,大象不是關在籠子裏,或者以粗繩粗暴地綁住,而是由一條又一條幼細得幾乎看不見的圍圈圈著。恐怕是習得性無力感吧?明明應該可以像電影飛越瘋人院的酋長那樣,憑足夠的能量出走,卻沒有足夠的意志,結果只能在這邊呆着荒廢一生。當然,你怎知道大象不是因為外面搵食艱難,有得揀,他會揀好食好住的環境呢?
兜過幾個圈後,就來到Hackney City Farm 。農場面積少,動物自然也不多。進入時連管理員都沒有看到,當時連有機店都沒有營業,打開了半腰的鐵閘前就聞到鄉土的青蔥氣味,「不用看都知道有什麼動物啦。」Elsie笑說,她的嗅覺很靈敏,我笑一笑以作回應。裏面有羊有豬有牛有鴨也有雞,盡是一些常見的動物。有幾個當地的家庭也在,小朋友笑著和動物 say hi。這小小的農場沒有特別的內涵,它存在的本身在倫敦zone 2就已經算是一個奇蹟 - 起碼對香港人而言。要知道,農場關得住動物,卻罩不了裡面住客的氣味。香港當年會在鬧市撥地興建維多利亞公園,參考的正是倫敦的Hyde Park,近年要看動物,還是要到大西北的私人農場。
離開了動物農場,我們來到附近的Broadway Market市集,上一次來滿街都是鮮花、蔬果、食物等檔攤。遊客不多,盡是本地人。今天星期五,這市集沒有開,我有點不好意思。Elsie卻繼續在僅餘的商店遛達,街道兩旁一間都沒有錯過,於是要這邊逛幾間再到對面逛幾間。最後她指着一間咖啡店,店名是%,我幾乎要推門進去,Elsie立即拉著我說:「喂,先聽我說,我意思是這店名香港也有,雖然不知道是否同一集團」。沒有檔攤的市集很寥落,「不要緊」,Else說,「尋找路程本身可能就是目的,反正結果很多時都和出發點有別,但途中經歷的種種往後回想時,也許會發現已經是能夠追求的盡頭。」
我們選擇推門進入Cat & Mutton酒吧,酒吧木枱有深淺不一、長短各異的傳統痕跡,時間當然是可以形象化的。我告訴Elsie近年開始投入的另類工作,從美好的高中幾年之後,這是我們極為難得的一段時間。「你有沒有看電影《從前的我們》?它影評很好。」Elsie問我:「你怎樣評價?」一般我都很怕別人這樣問,因為對着你重視的人,在回答這類問題前你總會想要給他一個能夠取悅對方的答案。我慢慢將最後幾口生啤,以低角度倒進喉嚨,最後決定坦白地回答她我不喜歡:藏在心底一份多年前的感情沒有萌芽卻如此沉重,首先已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不用到2023年再進戲院,感受其中那恍似幾件毛衣棉衲毛毯堆砌起來的過期厚度。而最重要的,是電影根本沒有內容能夠令人信服當時那一對主角究竟有多深刻的感情,沒有這基礎後來的所謂重逢又有何份量呢?Elsie繼續半托著頭,不知道是望著我還是望向我身後窗外,我和酒保接上了眼色多點一杯啤酒,直到Elsie說:「所以有人離得開香港,有人唔得」。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氣。「咁你呢?」
圖片由作者提供
菩提樹與明鏡台 - 萃民
我選了西北方的Black Lion Gate進入Hyde Park的Round Pond, 就為了避開面積更大、遊人更多的Serpentine Lake。「上次和你來Hyde Park見過有人划船和游泳的,今次沒有了?」Elsie當然有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