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上遇到的「歧視」》(上)
(圖) 樂手與小朋友打成一片
不是其他,只是說我在香港工作遇到的「歧視」。
從一開始,我就堅持以最高規格對待「文化」這件事,即是所有能展現非洲*文化,例如鼓樂及舞蹈部分,必須要由非洲鼓手及舞者親自主持,除非遇到迫不得已的意外。
在二三十年前,非洲相比現在發展落後,教育體制並不成熟,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多,識字率很低,更遑論持續升學。為了生計及將來,兒童一般有兩個選擇:成為鼓手或足球員,自小接受培養,相對能夠維生,甚至出外演出或就業的機會較高。假如一旦被外國球探相中潛力,去了歐洲落班,更如同發達一樣。前陣子,就有新聞揭發加蓬球員年紀「報細數」:親母在1986年離世,出世年份卻是1990。其實都不難理解。
非洲鼓樂團或運動員獲邀到外地參與演出或比賽,團長都會「代為」保管各人的護照,以防遺失。實際上是為了防止團員在當地逃去。例如2018年發生喀麥隆有8名運動員在澳洲參與英聯邦運動會期間,離開代表團出走的事件。除了影響團隊日後出國的機會,亦側面反映非洲不同地方的經濟、生活及人權等狀況仍遠遠落後的情況。
因此,在挑選人員到香港教學及演出的時候,我們都是親身飛往加納,與合適鼓手見面及相處。比起技術,個性是否適合香港這截然不同的地方更為重要。
*註:為方便閱讀,本文使用廣義上理解的「非洲」。非洲,是地球上五大洲之一,由54個聯合國會員國組成。除了當地語言,因殖民地歷史緣故,以法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佔多數。作者所創立的OULAMII SOOJ非洲鼓樂舞蹈學院,正以西非加納文化為基礎,而加納亦是前英國殖民地,於1957年立國。
圖片由作者提供
隨風集 - 梁銘誌
早陣子,見到有戲院有香港電影上映,還要在步行距離內看到,方便到不能拒絕,立即買票入場。
那時候,《填詞L》遑論在金像奬得奬,票房收入也極為掙扎,純粹以自資小本電影為宣傳主軸,一句對白:「呢度係懲罰夢想既地方」,更令人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