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對英國有幾熟悉?
不知不覺,成為眾多避秦男女的一員,來到英國生活已經超過20個月。2022年2月中之前,沒有想像過自己最終會離開香港,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但終究都來英國了。
有人可能不認為英國對香港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很多人反會認為英國對於香港人來說似乎是頗為熟悉的,因為香港曾經被英國殖民地政府管治了超過150年。話雖如此,實際情況是香港人對英國很多事物,都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熟悉。
直到殖民地管治結束,香港的總督仍然由英國人委派,英女皇仍然是香港政治主權上的最高領袖,香港也有很多來自英國的官員。除此之外,英資企業在香港也是舉足輕重,香港人對很多來自英國的大行都相當熟悉,某些行業更長期被英資財團主導。
香港人的子女,在主流的學校都是接受英語為教學媒介的教育,英語在社會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這塑造了香港成為國際商貿中心的條件。但香港這個商業社會,近半世紀都已經很國際化,面向的是全世界;在香港的英國資本,可能只是在比例上較英國在全球整體的比例高一些。到了近幾十年,香港的主要經貿對手中,美資及日資所佔份額其實都比英資更重。
70年代之前,英國的國籍法並沒有嚴格區分英國本土居民及英國海外屬土及殖民地的人民。理論上只要是英籍,便可以持護照進入英國及長期留在英國生活。但70年代初英國已經把相關的做法收緊。80年代初的時候,英國人對海外人士移入就變得更加謹慎,固然有不少英國海外殖民地或屬土的居民移居英國,但門檻仍是有的。到香港前途問題被提出之後,英國政府更匆匆修訂了國籍法,令香港人再不可以如以前般利便地移居英國。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之後出現的兩波移民潮,最多人選擇的移民目的地,其實是加拿大、澳洲、美國、新西蘭等地,而不是英國。
所以,最近幾年大量香港人移居英國之後,不少都發覺原來自己對這個英國社會其實沒有多少認識。
圖片由作者提供
PREVIOUS ARTICLES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在英國倫敦市中心的 Doughty Street,由街頭至街尾,大部份都是很有英國特色的白色外牆或紅磚砌成的排屋,那些小平房大部份都有多年歷史。如果經過85號…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除了最近這兩年,因為大家都能明白理由來了英國生活,我人生中絕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香港渡過的。我童年適齡入學的時候,香港還未開始向全民提供免費教育,幸好教育機會已經比過往普及,加上父母重視…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在香港的不少親戚及朋友,如果有學齡子女,最近幾年難免會思考過移民這個問題。當中有一些已經下定決心要離開香港,除了因為對香港這幾年受到的政治壓迫感到失望之外,更重要的考慮…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最近又有另一所經營了30多年的幼稚園宣佈下學年停辦,原因就與半年前宣佈停辦的九龍塘幼稚園名校根德園所提供的理由一樣,說香港的「兒童跟家長移民成風」,加上出生率持續下跌,令很多學校都出現收生困難。」…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上周談到,香港有一些媒體,經常配合特區政府的政治意圖來做一些新聞故事,專門誇大移民英國的辛酸。上次談到所謂的「香港人在英國面對嚴重的歧視」,根本就是作文。這一兩天,又有另一個所謂「敗走英國:回流原因逐樣數」…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未曾長期在英國生活過的人,對英國的認識自然難以全面,這其實是自然不過的事。只因曾經有過一段殖民地的管治歲月,令很多香港人覺得英國與香港的關係比較密切,也認為自己對英國社會有一定的理解…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以前來過英國幾次,冬天來過,夏天也來過。只是來旅遊,逗留的時間比較短。有一次正值盛夏,看到英國很多地方都是綠樹成蔭,郊野及村鎮是這樣,就連倫敦及其他大城市,綠化的比例都很高…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不知不覺,成為眾多避秦石男女的一員,來到英國生活已經超過20個月。2022年2月中之前,沒有想像過自己最終會離開香港,要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但終究都來英國了…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於我自己而言,離開香港本來一直都不是選項。香港在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經歷過兩波移民潮,自己在大學時代的同學,在那兩波移民潮中差不多走了一半,但自己一直都沒有…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移民」從來都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大,風險不少,成本也很高的人生選擇。有意移民的人,照理應該有一個較為長遠周詳的計劃及部署。但過去四年香港這一波移民潮的情況比較特殊,不少人…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重視英語教育。這成為推動香港經濟在70年代得以起飛,更成為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其中一個基礎條件。狄更斯是英語文學世界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廣為香港人熟知,就算未讀過,對其部份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