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英國學校沒有考試而決定回流香港?
上周談到,香港有一些媒體,經常配合特區政府的政治意圖來做一些新聞故事,專門誇大移民英國的辛酸。上次談到所謂的「香港人在英國面對嚴重的歧視」,根本就是作文。這一兩天,又有另一個所謂「敗走英國:回流原因逐樣數」的故事。說到有家長來英國之後,發覺「英國學校原來冇考試」,因而覺得「都係香港教育啱小朋友」,所以選擇回流香港。
這故仔是真是假,當然無從考究了。建制媒體作故仔,甚至運用虛假文件也是早有前科,所以不得不對這個案的真偽存疑。有家長或學童來到英國之後未能即時適應這邊的教育,這不令人意外。但這兩年來接觸的朋友及新認識的香港人,絕大部份都覺得無論怎樣比較,英國這邊的教育總比香港現在那一種洗腦教育強得多,有沒有考試根本就不是關鍵考慮。
近幾年這一波透過 BNO 5+1 移民來到英國的香港人,很多都是帶同學齡子女移民的。他們差不多都異口同聲說,急於把香港的一切拋於身後,帶同子女移民;除了是因為香港的政治情況急速變壞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不想子女接受香港現在那一套只能接受,不能質疑,壓抑思考,只管灌輸,而且充滿歪理及虛假誤導的的洗腦教育。
來到英國之後,家長對這邊的教育制度當然有不同的評價及反應,孩子的適應也不盡相同。但普遍而言,英國這邊的教育制度較為靈活,學校比較照顧孩子的成長及個別需要。沒有太大考試壓力,無需處處與人比較,一般都會令孩子比起在香港時更喜歡上學,年紀越小的就越容易適應,很多來到英國的家長都有同感
有一些家長可能習慣了香港那種追課程、多功課、經常要測驗考試的制度,因而擔心難以清楚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及表現,這種心態還是有的。也很難說有幾多學生會認為多考試、大學習壓力的制度才適合自己。這樣的學生及家長就算真的難免會有,也應該不會很多吧
考試測驗只是評估教育成效的其中一種工具,而且不是教育的主體與實質內涵。如果有家長真的不問其他,不看教育制度及課程設計的目標、及造成的效果,只着重考試成績,可能先需要受教育的正是這一類家長。
圖片由作者提供
眼前的英國 身後的香港 - 鍾劍華
(逢二)
香港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重視英語教育。這成為推動香港經濟在70年代得以起飛,更成為國際貿易及金融中心的其中一個基礎條件。狄更斯是英語文學世界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廣為香港人熟知,就算未讀過,對其部份作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