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工作上遇到的「歧視」》(下)
非洲當地有一種與別不同的時間計算方式,叫做「African Time」(非洲時間)。
即是任何約會時間加2小時以上,才是非洲人露面的時間。有時,這個「African Time」會失效,例如突然下起雨來,不論雨勢大小,就會沒有人出現。
記得有一次,相約樂團全體20人見面開會,會前下起大雨,最終只有4人出現。再加上當地地理交通等因素,一天能夠完成一件事已算是高效。若以香港的效率,早午晚分別完成3件事只是基本,路程還可以由屯門去到將軍澳,中間再加插一個港島站還是等閒。
因此,每一個初來埗到的樂手都經歷一個相當長的適應期,我們亦提供各式各樣的生活支援及在工作上「包底」。
一般生活安排,我們提供團隊宿舍,方便互相照應。當中最急切需要學習的,首推 「搭地鐵」,而當中難度亦是最高,因為加納只有首都一條柴油火車運貨,並沒有客運鐵路。搭鐵路的體驗及認識站名絕對不是容易的事。可是,即使香港與非洲生活差距再大,樂手們仍是要努力適應,在鼓樂技術等達到專業的水平。這也是我們香港團隊經常在教學與演出時盡力維持的水平。
幸好,因為他們演出及教學的專業性,香港對非洲樂手的包容都很強。在遇上過失的時候,例如遲到、失場,客戶總不會向非洲樂手抱怨,直接面對的就是香港同事了。特別是香港同事去代課的時候,老師總會說一句:「非洲導師呢?點解係你?」
沒多久我們都只能習以為常,從另一角度去想,這種「歧視」,實際上是對我們「以非洲人推廣非洲文化」的認可吧。
圖片由作者提供
隨風集 - 梁銘誌
早陣子,見到有戲院有香港電影上映,還要在步行距離內看到,方便到不能拒絕,立即買票入場。
那時候,《填詞L》遑論在金像奬得奬,票房收入也極為掙扎,純粹以自資小本電影為宣傳主軸,一句對白:「呢度係懲罰夢想既地方」,更令人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