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英國的素食文化》
聲音導航 - 開聲「聽」文章
作為一個素食家庭,出發英國前,不是憂慮只有FISH & CHIP,而是素食選擇連FISH & CHIP都沒有。
純粹根據多年前歐遊的經驗,基本上外出食飯,叫餐時自行走肉是可以的。但這不過是旅行的權宜之計,哪在家煮食又如何呢?
(在忙亂收拾的時間,反正做開生意,例不如開貿易公司直接入口台灣素食產品。)
心裡亦做了打算,人人都說英國蔬果新鮮,選擇多,兼且價格平宜,這也是相當不錯了,反正在香港素食推廣落後,還是能夠生存得了。
竟然到埗第一天就發現,這裡的選擇實在是超越想像太多。
甫走進SAINSBURY’S,最適合大眾的Meal deal,各項選擇都有清晰的綠V,標示素食選擇。驟眼望去已經有5款選擇,基本的如沙律菜、蕃茄意粉、墨西哥卷,還有星洲炒米!這實在已經不能投訴,甚至是喜出望外。
慢慢生活下去,經已清楚知道,「素食」是一個基本,無論去到哪裡,餐牌也肯定有一個素食選項,即使是香港人稱為的英國大家樂的本地WETHERSPOON,每種意粉或薄餅都有素食版本提供。
你有看過香港各大小餐廳酒樓的素食選擇嗎?不外乎是羅漢齋炒麵、西多士、白汁蘑菇意粉、羅漢齋腸、馬拉糕,老實說,在香港「有得食」已經要感恩。
悄悄的說,前陣子與朋友到唐人街的酒樓,素菜的點心亦有專門分類,數量亦遠比香港多。
我不敢主觀的說,這是不是一個社會進步的表現,但「素食」作為一個需求,其實是有一定的市場,為了健康好、清腸胃也好,肉食者有時也想「清清地」少食一塊肉,當唯一選擇也售罄的時候,就什麼也沒有了。
圖片由作者提供
隨風集 - 梁銘誌
早陣子,見到有戲院有香港電影上映,還要在步行距離內看到,方便到不能拒絕,立即買票入場。
那時候,《填詞L》遑論在金像奬得奬,票房收入也極為掙扎,純粹以自資小本電影為宣傳主軸,一句對白:「呢度係懲罰夢想既地方」,更令人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