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非洲鼓的成功 – 看香港文化如何走?》(上)
還記得前幾篇文章曾分享過,在十多年前香港對待非洲人的態度:非洲人坐在地鐵,旁人立即站起;走到尖沙咀,經過重慶大廈,快步走過;認為有色人種是貧窮落後⋯⋯種種可定義為歧視的行為,全因不了解而起。
我敢說,非洲鼓的出現,是扭轉大眾對非洲人印象的關鍵。
推動非洲鼓,完全是民間自發,率先進入商業應用範圍的,可能是團隊訓練上(Team Building)。這樂器演奏方式大多以群樂為主,即一班人集體拍打相同節奏,達成團隊一致性,再加上易於上手,簡單地就能敲出震盪的鼓聲,營造熱鬧激昂的氣氛。由於反應良好,效果出眾,是一門新興的訓練活動。
不同研究指出,敲打樂器的過程及鼓聲均有助改善參加者的心理狀態,紓緩壓力,特別適合香港高壓的生活環境,因而正式在社區中心、非牟利機構流傳。同時,在教學上的手眼協調能夠提升學生專注度,幫助日常學習。
因此,非洲鼓的推動已經超越了一般文化的認知,而是一門有實際作用、功能、價值及能夠貢獻社會的手藝。
而我當時最主要的策略是:進一步提升非洲音樂結合舞蹈的演出娛樂層次,盡力保留非洲文化最真實的一面之餘,提升非洲樂手(鼓樂以外)的專業性(例如守時),適應城市生活的節奏,讓公眾透過學習、溝通以第一身接觸非洲人,說一個你真實認為的非洲故事。
若果按上面這個框架,第一個問題是:香港人在外國人眼中怎樣的?
圖片由作者提供
隨風集 - 梁銘誌
早陣子,見到有戲院有香港電影上映,還要在步行距離內看到,方便到不能拒絕,立即買票入場。
那時候,《填詞L》遑論在金像奬得奬,票房收入也極為掙扎,純粹以自資小本電影為宣傳主軸,一句對白:「呢度係懲罰夢想既地方」,更令人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