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動容的等量齊觀


英國二手書業發達,價廉物美,往往一兩英鎊便買到好書。早期我用一鎊的價錢,買了一本1970年蜆殼石油出版的書。那個年代,蜆殼出版過不少歐洲旅遊指南、歷史著作、觀鳥指南,頗有閱讀和收藏價值。

早前已買了它出版的英格蘭和蘇格蘭旅遊指南,今次買到的是「農村工藝大全」(country crafts),書中內容,我略有認識的只有茅草蓋屋頂 (thatching,戴卓爾夫人Thatcher一字原意即係「鋪茅草的人」),和用樹藤築成籬笆、將不同業權的田地間分開來 (hedge-laying),所以全書三十多章,可堪學習之內容甚多。

然而,此書最吸引我的,還是引言開首的一段話:

「本書在討論各種工藝時,對如日方中的、無人問津的、已經復蘇過來的工藝等量齊觀。本書關注的是人們用合適材料以手作方式進行製造的能力,各種工藝如編織、製陶、鋪設籬笆、製作羊欄等也不會被認為有任何『社會』地位的分野。」

這一段讀來如雷貫耳,讓我深深感受到英國人與中國人口裏雖然都說「重視歷史」,但方法其實存在很大差別。

簡而言之,中國的歷史觀是成王敗寇,一切以掌權者的意志為依歸,所以中共篡改歷史、以歷史為政治服務的現象十分嚴重。這個態度放諸於器物之上,往往是抱持以今人看古人的我進步你落後、你要接受淘汰的革命觀點。我仍然記得,那時我仍然在港大歷史系工作,帶領一眾學生到中上環考察,在某幢唐樓前停下來進行講解,唐樓下來了一位老伯,竟對我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唐樓表示不解和憤怒,大喊「咁舊嘅嘢有乜好睇,快啲拆咗佢起過啦!」

用馬列的話,中國幾十年來雖然力求消滅階級 - 但階級、等級、破舊立新、以歧視眼光看待一切,比起1949年前其實嚴重得多。

相比之下,英國對於歷史是全方位重視和尊重,正如上書引言所說,「如日方中的、無人問津的、已經復蘇過來」都是等量齊觀。我常常引用的一個例子是,11月5日英國篝火節紀念的,是於1605年嘗試炸燬上議院失敗的Guy Fawkes,Guy Fawkes甚至在20世紀演變成為抗爭的象徵、《V煞》的原型。

英國有一個機構叫Canal & River Trust (運河與河流信托基金),事緣火車和公路出現後,原本是全國運輸命脈的運河日漸息微,淤塞情況嚴重。有見及此,2012年成立了這個信托基金,對英國二千多英哩的運河進行保育,確保這個超過250年歷史的航運系統暢通無阻,甚至成為旅遊資源。

重視歷史,不是有事無事從古書中拿「龘」、「朤」、「䲜」出來自high一番,而是有胸襟讓自己喜歡的、不喜歡的歷史在生活中都一直存活下去,把「成王敗寇」永遠埋葬。

 

圖片由作者提供

 

Previous articles

Previous
Previous

從今以後 (一)

Next
Next

不回中國的小粉紅Chinese cyber-nationalists will not go back to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