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重光初期的農曆新年


香港在二戰日本軍事統治下的農曆新年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看到網路研究有幾「繽紛」,至於重光初期又如何呢?從這張奇怪的報道可知一二。

大家或者不解這張手抄稿是什麼東西?這其實是一本雜誌。重光初期,百物短缺,其中一樣是印刷的「字粒」,所以雜誌大多是很兒戲的手寫再複印。這篇文章刊登於1946年農曆新年後,可見香港重新自由後,沒有了日本皇軍的「賽木馬」和「燈光管制」,一切娛樂不管高雅低俗都出現大爆發。作者陸家和描述了多種日據香港沒有的活動,只是很花時間和鈔票:「看一場好的球賽,非要花上半天不行。因為這要排隊才能夠買門票。電影多半是充滿色情的歌舞和低級趣味的俠義故事,有時有幾部較好的含有文藝性或教育性的影片放映,可是因為賣座力弱的緣故,影期總是短暫的。書籍是貴,而且驚人,例如一冊陞官圖劇本,索價要五元港幣,但路邊的美國過期雜誌幾毫子就可以買一期了。」

至於賽馬呢?由於馬匹在日據時期死傷嚴重,英國軍政府也不必「賽木馬」來粉飾太平,所以1946年沒有賀歲賽馬,到了第二年賽馬才恢復。

另外,當時正值抗戰勝利後第一個新年,香港各處都飄揚著中英國旗,中文報紙照例休刊,中國國民黨在港組織及華商組織舉行團拜,港英官員亦應邀同賀,場面好不熱鬧。同時間,維多利亞港恢復基本航運,聯合國援助中國和香港的物資不斷到達,衣食物資雖然仍由港英軍政府管制,但也比日據時期豐裕太多。同期廣東一帶糧食不穩定,開始有人離開故鄉,來到香港追尋新生活。英國本擬向廣東採購糧食,見當地自身難保,於是改向東南亞購米,所以中英兩國只有表面親善,實際關係在香港並不熟絡。

 

圖片由作者提供


PREVIOUS ARTICLES

Previous
Previous

正視抑鬱症,活在當下努力面前

Next
Next

我也是避秦男女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