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被外來文明強制走向文明
Q:如果有一天,中國這個獨裁集權統治結束了,換一個好的政權…...
A:不不!中國的問題在於:需要被一個外來文明強制走向文明。
Q:你不認為它會自己變好?
A:不可能!她1000年之後還是這樣。
Q:你為甚麼有這種悲觀的想法?
A:因為我特別喜歡歷史。我從中國歷史上學到了一個東西,就是中國有共產黨統治不是沒有原因的,而是因為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這種觀念導致的。他們和共產黨是同一個樣子,是同一類人。
Q:你可以解釋一下你這個觀點嗎?甚麼叫「是一類人」?
A:共產黨就是「掌了權的中國人」,中國人就是「沒有掌權的共產黨」。是同一個東西,所以說即使共產黨倒台了,中國上來還是那種像洪秀全,楊秀清。中國共產黨不就是披了一層蘇聯的所謂共產主義的太平天國外衣嗎?你憑甚麼說?只要共產黨倒台了,下一個就不是集權政體了?政治是「一個群體的集體意識的體現」。我在福利院的時候,所有福利院孩子99%是被美國人收養的。美國人收養孩子,連我這號都要。
Q:你的意思是在中國的福利院被收養走的99%都是美國人是嗎?
A:對!並且中國政府還要敲美國人竹杠。
Q:從裏面要錢嗎?
A:對,要錢!
Q:收養一個需要?
A:收養一個要五六萬美金。
Q:這麼多呀!
A:對。這個收養政策是中國政府的一個外匯收入,人口販賣。
Q:讓人無語。中國人有沒有收養?
A:有,收養很少。而且身體正常不說,心理也要正常。美國人呢?不管你心理正不正常,身體正常不正常,都不在乎。他喜歡就收養,我有好多學生現在都在美國,他們都是像我一樣需要用輪椅,但是他們被收養。而且我有個學生不符合中國的收養政策,但是他的家長花雙倍的價錢把他「買」走了。你看中國,這麼惡劣的人群,這麼惡劣的人文環境,怎麼可能產生民主政府?去哪產生出民主政府?上來一個還是共產黨,還是楊秀清,還是太平天國。這不是制度的問題,這是人,一個群體所有人的一個病,不正常!在這個不正常的狀態下才產生出這麼一個邪惡集權的政府。難道說所有對我歧視的人都是共產黨嗎?就是一個個中國人嘛!
Q:你今天說了很多值得去思考的內容。
A:對!我很同意劉曉波的觀念,就是「中國需要被殖民300年」。所以我想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就沒有對中國再抱有甚麼民主幻想,不可能!這個族群很難靠自己的力量走向文明。
震聾發聵,能不認同?!
傳來這段文字的朋友附加以下議論:
隨着網絡文化的普及,隨着出境國人的增加,隨着白紙運動、爆竹活動、白髮活動的此起彼伏;當然,也隨着大媽在世界名勝古蹟大跳廣場舞,大叔在飛機航班上大吵大鬧,愛子女心切的中國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世人面前展示內地風行的賄賂手段......外國人士,尤其是境外華人中,對中國人人性方面的認知,也越來越深入和透徹。現在,對中國能否走上民主道路,仍然滿懷信心者已越來越少。
有人甚至發出悲哀的呼聲:這個民族無藥可救了;要改變現狀至少要三代人,靠這一、兩代人肯定沒希望......這和上面那個帖子中所說的,「這個族群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去走向文明」,是同一個意思。
如此醍醐灌頂的觀點,可惜,又是無出處,無作者,無從判斷其影響力。
如果作者是份量十足的軍政界人士,那影響力該有多大?!
一直在揭露真相,做着各種啟蒙工作的有心人,一旦認同上述觀點,有些可能從此就放棄努力,用掩耳盜鈴模式選擇躺平。
嗚呼哀哉!
以下是諍言者的回應:
這個民族無藥可救,這個觀點我早在89六四之後就抱持着,記得王蒙寫的《堅硬的稀粥》嗎?中國人之所以被稱為支那人,也就是其固有的弱點缺點,已經成為這個族群近乎與生俱來的特質,冇得救的。
兩三代人之後有希望改變?我不認同,請看看香港,英人統治一個半世紀,「回歸」只不過廿年,那些由英治延續下來的官員,做出了甚麼事?請看看林鄭、葉劉、譚惠珠、鄧炳強之流,一眾人等,全無「英式遺風」,全是奴才、或是洪秀全,有羅素嗎?有蕭伯納嗎?有邱吉爾嗎?有甘地嗎?有曼德拉嗎?......
這是一個毫無前途的民族,之所以未滅亡,完全是因為人多而龐大,正所謂大到不能滅亡而已,其實,這只不過是耗費人類資源的事情,當然,從物競天擇角度看,蛀蟲終將被滅或自滅的。
諍言者補白:
1)原文標題是《中國問題在於需要被外來文明強制走向文明》,似乎太累贅了,因此改了現在的標題。
2)原文是殘體字的,現改為正體字刊出。
3)原文文末提及「我很同意劉小波的觀念,就是中國需要被殖民300年......」應是指劉曉波,相信是原作者為了避過網警刪貼而用近音字「小」替代之,特此說明。
4)至於諍言者在回應文中提及王蒙寫的《堅硬的稀粥》,文筆滑溜,風趣幽默,暗諷89六四(其實是在六四事件前完稿的),抽擊「大家長」假民主一言堂,全長14000字,值得一讀,可在網上輸入文題即可找得全文內容閱讀,作者王蒙因此文而掉官。
(圖片取材自互聯網)
誅譏文章字珠璣 諍言者 《生造新詞,糊弄百姓》一文出自大陸資訊平台的貼文,內容有趣,原作者名字及背景未詳, 由於原文以低像素圖片格式傳送,加上是用殘體字,為方便讀者參閱,現配上正體字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