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死於武漢肺炎的老人家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和醫管局的防疫政策處處向北望,加上醫管局本身多年問題,出現醫院變停屍間,年老病人和屍體共存,令人驚愕心痛,怒火中燒,慘不忍睹。
老人家是脆弱一群,董建華出任行政長官後成立安老事務委員會,二十七年來,多少普通階層的老人家能夠安老?生活質素改善了多少?仍看見很多老人家執紙皮、做清潔工。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家受過戰亂之苦,若未能安享晚年,尤令人痛心。除了醫療及社福官員,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和委員有否內疚,睡得可好?武漢肺炎期間,該委員會主席是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二零二二年起由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主席、本身是家庭醫生的李國棟接任。
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提議檢討抗疫,愛國者治港,特區政府覺得無此需要,沒有議員追究問責。不調查,最開心的人一定包括前衛生署署長陳漢儀,她於二零二一年九月退休,順利領取長俸,快活退休;當時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重返香港大學做教授,並出任校長辦公室資深顧問;另有一位前行政長官,我連她的名字都不想寫。
九千多性命沒有了,康復者不乏有後遺症。捱過疫情的老人家因新時代管治可能有子女移民的痛苦。前朝常講銀髮海嘯,新政府好像沒提過,印象中,勞工及褔利局局長孫玉菡說「高才通」(不過,最新數據顯示到港受養人多過高才)和國安多過老人家。一眾達官貴人必定支持偉大民族復興,推崇中華文化,而中華文化其中一個傳統是講報應。清明時節,心中只浮現五字:早日有報應。
圖片由作者提供
風無定向 - 張少貞
(逢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快三年,軍力明顯轉弱,否則不會需要北韓派出軍人助戰;若非獲「友誼無上限」的兄弟在物資、技術、財力等方面力撐,早已乏力的俄羅斯不能繼續兇殘;近期像狗入窮巷,除了威嚇用核武,還襲擊烏克蘭能源建施,唯恐烏克蘭人的冬天不夠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