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


黃與藍是兩種對比強烈的顏色,它們是對立的顏色。

對於香港人來說,這兩種顏色當然有更深層的含義。它們代表一種理念,一種生活態度,又或者代表著曾經做過的一些決定。

許多人嘗試用非常簡單的方式去解釋這些顏色的深層含義。有時候,這些顏色也會成為一種標準,用來評估一件事或衡量一個人。「那是間黃店」,「這個人是藍絲」。大概的理解就是這兩種顏色勢不兩立,水火不容。

但其實,並非只有兩種顏色。還有深黃、淺黃、假黃、泛黃、真黃、泛藍、淺藍、深藍等等。這些顏色是在2019年開始定義的,當時人們根據自己在社會事件上的立場用顏色來標籤自己。例如,人們曾經在社交媒體上將藍絲帶或黃絲帶添加到自己的照片上作為標誌。他們也會用顏色為自己所認識的公眾人物、朋友和公司商店加上標籤。在這樣的情況下,的確方便溝通。很多事情一點就通,非常方便。

這些顏色是隨著2019年爭取民主的社會運動而出現的。即使到了今天,很多已經移民英國的香港人,繼續用這些顏色去標籤人與事,或者劃分派別。如果這些顏色是源於民主運動,那麼到了今天,這些顏色與民主會有什麼關係呢?

準備要入籍英國的人都要經過「生活在英國」(life in the uk)考試。英國價值觀(British Values)是重要的一環,其中一樣最重要的就是民主。民主是一種基於平等和自由的制度,每個人都需要明白自己的權利和責任。彼此尊重,接納那些與自己有不同信仰或信念的人。即是說,無論對方是黃色、藍色、紅色還是黑色,我們都不一定要認同他,我們可以反對他,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別人的立場與我們不同而去標籤和歧視他。

沒錯,顏色標籤很方便,但是我們沒辦法那麼單純地用顏色標籤去理解事情。甚至,顏色標籤其實妨礙了我們去明白真實的情況。舉個例子,我有一位很能幫手的義工,告訴我沒辦法再幫忙跟香港人社區相關的事情,因為他還有年老的家屬在香港,需要不時回去照顧他們。現在不知道紅線在哪裡,所以不敢參與。

另外還有一位朋友答應協調社區活動的安排,但在進行的時候反應非常緩慢。原來是他比較敏感,內心非常擔心害怕,說出來又怕別人誤會給他貼標籤,於是表現出模稜兩可、反反覆覆的樣子。也有不少人是年輕的家庭,帶著正在讀小學的孩子,週末要參加課外活動、打球、興趣班、游泳等等,無法參加一些香港人的抗議遊行等活動。

如果我們花多一點時間去嘗試了解,那個顏色標籤就不會那麼絕對,不會那麼沒人情味。

獅子山精神是香港人在艱苦的環境下,透過努力奮鬥、互相扶持,克服困難、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種精神。原本以為早已失去,但在2019年發揮得淋漓盡致。沒錯,時代變遷,但我們可以選擇保持那種互相扶持、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好好地過生活。當我們想幫別人貼標籤之前,停一停,換個角度思考,嘗試去了解彼此,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可愛。

 

圖片由作者提供


PREVIOUS ARTICLES

Previous
Previous

移民朋友,你們生活如何?(中)

Next
Next

英國學校沒有考試所以不適合香港的孩子?